靡靡之音的来历,靡靡之音是哪个年代

tamoadmin 成语分类 2024-06-11 0
  1. 有哪些一开始被评价为俗然而后期却被认为是经典的歌?
  2. 靡靡之音什么意思?靡靡之音怎么读?
  3. 靡靡之音什么意思

关于靡靡之音的故事是讲的商纣王,他很喜欢听这种音乐,不怎么理朝政,后来国家败亡,乐师投河自尽,当时听到这个曲子的人,把它带到了晋国,在一次宴席上,乐师再次演奏起这种音乐来,这时晋平公的一位大臣听到这曲子之后,不顾晋平公的反对,就让乐师停止演奏,具体内容如下:

有个乐师叫师延,专门给纣王演奏*靡的音乐,后来武王伐纣,纣王兵败自焚。树倒猢狲散,师延便向东逃,逃到河南东部濮水投水自尽。

几百年后卫灵公率领使团访问晋国,路过濮水夜宿船上。半夜之时,卫灵公听见水中传来悲伤而动听的乐曲,便让乐师师涓记录下来,师涓记了三天,直到能够熟练演奏,便向灵公汇报。灵公说可以,开船去晋国进行国事访问。

靡靡之音的来历,靡靡之音是哪个年代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到了晋国,晋平公热情招待。灵公命师涓演奏新曲,师涓便把刚在濮水上学的新曲子演奏了一番。晋国大乐师师旷,是当时我天朝顶尖音乐家,很多史籍都有过关于他的记载,他对各种乐曲那是相当的熟悉。

师旷听了个开头,就觉着这曲子不太对劲儿,还没等师涓奏完,师旷就按住师涓的手说“停!不要再弹了,你这是师延的靡靡之乐、亡国之音!”

晋平公正听到兴头上,觉得这曲子咋个这么好听呢?师旷一叫停,平公可就不乐意了,平公说:“老旷你别跟着瞎掺和,讲点礼貌,让师涓奏完!”《国语》里记录了师旷不顾领导反对,***牢骚。

师旷说,音乐是传播德育、教化百姓、宣传正能量的媒介,我们音乐工作者应该有高度的政治使命感和责任感,像你们现在这样沉迷于靡靡之音,按此趋势发展下去,晋国肯定要倒霉!这次卫晋外交活动之后,晋国三年大旱。

从这则记载可以看出,古人对音乐人政治作用极其重视。象《诗经》里面的诗,都是与歌相配,每一首诗其实都是一首流行歌曲,官方通过广泛传播诗歌,以喂饲国民以正确的价值观。

扩展资料:

靡靡之音是一个汉语成语。

拼音:mǐ mǐ zhī yīn

解释:意思是指颓废、柔弱的乐曲,使人萎靡不振的音乐。

出处:《韩非子·十过》:“此师延之所作,与纣为靡靡之乐也。”

翻译:这个乐师师延所弹奏的曲子,和为纣王弹奏的萎靡不振的曲子是一样的。

近义词:亡国之音

反义词:钧天广乐

用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例句:这首歌曲的内容实在不雅,可以称为靡靡之音了。

有哪些一开始被评价为俗然而后期却被认为是经典的歌?

什么人写了近代中国第一首流行歌曲?

什么人创立了中国第一个歌舞团?

什么人把爵士乐结合中国民间小调而创造一种全新的汉化爵士乐,“时代曲”? 什么人发掘了创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聂耳?

什么人为20世纪的中国现代流行音乐开创了所有的路途,却为人遗忘?

都是一个人。

都是一个名字

黎锦晖。

黎锦晖出生于19世纪末的湖南,一个富裕的望族。他兄弟八人,日后全都是知名的人物。其中尤其大哥黎锦熙,是语言学专家,以制定注音符号、编辑《国语辞典》而著名。

毛毛雨

作词:黎锦辉

作曲:黎锦辉

(百代公司,有请黎明晖女士唱毛毛雨)

毛毛雨 下个不停 微微风 吹个不停

微风细雨柳青青 哎哟哟 柳青青

小亲亲不要你的金 小亲亲不要你的银

奴奴呀只要你的心 哎哟哟 你的心

毛毛雨 不要尽为难 微微风 不要尽麻烦

雨打风吹行路难 哎哟哟 行路难

年轻的郎太阳刚出山 年轻的姐荷花刚展瓣

莫等花残日落山 哎哟哟 日落山

毛毛雨 打湿了尘埃 微微风 吹冷了情怀

雨息风停你要来 哎哟哟 你要来

心难耐等等也不来 意难捱再等也不来

又不忍埋怨我的爱 哎哟哟 我的爱

毛毛雨 打得我泪满腮 微微风 吹得我不敢把头抬

狂风暴雨怎样安排 哎哟哟 怎样安排

莫不是有事走不开 莫不是生了病和灾

猛抬头 走进我的好人来 哎哟哟 好人来

《毛毛雨》中国最早的流行歌曲

《毛毛雨》,是我们今天能够听到的中国最早的流行歌曲。也是被音乐界公认为中国第一首流行歌曲。唱歌的人叫黎明晖,那年19岁。黎明晖1909年出生,12岁登台演出,13岁拍**,是中国第一代歌星影星,说起黎明晖,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但是七、八十岁的人都唱过她的歌,黎明晖是中国早期流行歌曲摇篮明月歌舞团主持人黎锦晖的女儿,她演唱的《毛毛雨》、《人面桃花》等歌曲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风行一时。 黎氏家族是中国流行音乐历史上不得不提的一群人。黎锦辉创作的歌曲总是先让女儿来唱,这样便成就了黎明晖,使她成为中国歌坛的第一位流行歌星。其实她**界也很有名的,她是和阮玲玉,蝴蝶是当时四大天王,1925年黎明晖初涉影坛,首演**《不堪回首》,以后相继主演了《战功》、《小厂主》、《花好月圆》、《柳暗花明》等影片,1938年主演《凤求凰》后退出影坛。记得中央电视台曾经有个节目,***访过黎明晖的儿子陆震东,他很风趣的说到:“那个时候只是小妹妹形象。就是剪一个短发,刘海这个发型,那么这个小妹妹形象,这个小妹妹那个时候很出名,上海人都知道。那个时候写信给我妈妈,不要写地址,画过图像她能收到,在那个时候真的神了。”黎明晖,她以自己的歌声为中国的现代流行音乐拉开了帷幕,她与她的歌声一起成为了永不磨灭的经典记忆,而她成就的那段沉香,也成为了中国流行音乐最早的滋味。 这位曾经算是在上海滩乃至中国最早的流行歌手在2003年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说起这首歌,他的词曲作者就是黎明晖的父亲黎锦晖,他是中国早期流行歌曲创作的***级人物,1921年,他带着推行白话文国语的重任来到上海,然而,他却在这里,成为了中国流行歌曲的开创者。从1922年黎锦晖创建明月音乐社开始,开创了流行乐曲创作和歌舞演出的先河。1930年创办的明月歌舞剧社更是成为了中国流行歌曲和几代歌星的摇篮。

旧上海无疑是很多人的梦想家园。十里洋场上的那些灯红酒绿、风花雪月,把往昔的浮华和荣耀一直闪烁到今天,现在回想起那个年代的上海音乐,总是让人沉迷不已。虽然几十年过去了,风景虽已被历史风干,但倚风景而立的依旧是那些鲜活的面孔,还有各自精彩的***。在上海所有的***里面,上世纪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的那部分最为精彩,成就了上海百年城市历史中最华丽的一幕光影,最浓郁的一段沉香,几十年过去了,曾经风靡上海滩的名人们已不在,但那段沉香却留了下来,直到今天,还是一种风情,一个别致。

黎明晖与父亲黎锦晖

黎锦辉与《何日君再来》

黎锦辉出生于19世纪末的湖南,一个富裕的望族。他兄弟八人,日后都是知名人物。特别是大哥吴锦熙,是著名的语言学家。

黎锦辉的“中华歌舞专修学校

1916年到1926年,黎锦辉在北京。他参与了中国现代第一批白话文国语教科书的编辑和出版;参与了中国最早也最长寿的儿童刊物《小朋友》的编辑与出版;他写了中国第一出儿童歌舞剧;还打破了清末民初女性不得登台表演的禁忌,让他的女儿黎明晖成为那个时代第一位登台表演的女性。

1927年到1936年,黎锦辉开设了“中华歌舞专修学校”。他参考日本宝冢歌舞团,把“标准人体之美从封建教条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但黎锦辉被戴上“**音乐”的帽子,也由此开始。

黎锦辉的舞校培养出来的音乐、**人才在当时都红极一时。他还拔擢了两个人:一个原名周小红,后来经他改名为周璇;另一个是聂守信,后来以聂耳为名,为**《风云儿女》写了插曲《义勇军进行曲》,现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1929年,北伐军开进上海,黎锦辉遭到租界和北伐军双方的政治挤压,被迫率领舞校到东南亚各国巡回演出。这趟巡回演出造成空前成功和轰动,但结果黎锦辉却因为学员纷纷被当地挖角而困守新加坡。他为了赚取回国路费,于短期内一口气写了100首“家庭爱情歌曲”,接洽给上海各书局出版,结果不但有钱回国,还展开了事业的新局面。他这一出手,使他站上了中国流行歌曲界无以伦比的一个高度,各大唱片公司无不以邀约黎锦辉作曲的音乐为最高目标。他因此而录制了数百张唱片。1932年,《大晚报》举办的上海首届三大播音歌星评选活动的100多首参赛歌曲中,有90%的歌是黎锦辉所写。

开创“时代曲”

黎锦辉的流行音乐,在中国音乐的历史上完全是全新的走向。他在创作时困守新加坡,手边没有任何资料,所以不论古今中外各家诗词、西洋诗歌、民间小调、土风舞曲,全都拿来为我所用。于是,他就开创了中国前所未有的流行时代,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时代曲。”他的创作与别人的跟进,形成一股巨流,和歌星、电台、**、歌厅、杂志、八卦等形成一个共生体、互生体,成为整个三四十年代海派文化的代表。《何日君再来》虽然不是黎锦辉本人的作品,却正是那个时代流行音乐的最佳缩影。

很多人是因为邓丽君才知道《何日君再来》。其实,这首歌已经有70年历史了。这首歌原来是1938年**《三星伴月》的插曲,由周璇主唱。这部**不怎么样,但这首歌却惊动万教,成为中国近代流行音乐史,甚至近代史上意义深远的一首歌。这首“时代曲”的代表作,曾经被称为“靡靡之音”,各方力量都欲除之而后快。但这首歌,却展现了难以言述的生命力。

一百年的歌声

黎锦辉个人在上海的时代,大致结束于1936年。他坚持的理想主义不适合于经营一个商业上成功而能累积的事业,加上政治与军警势力的压迫、文化界的攻击、黑道的胁迫与掠夺,更为了不为日军所用,在日军占领上海前夕,他下定决心,离开上海,告别他创造的音乐世界。但他培养的人才,继续主导了整个四五十年代的上海音乐与**界。

2004年春节,中央电视台播出纪录片《一百年的歌声》,开篇就响起了黎锦辉的《毛毛雨》的旋律。这首歌已被音乐界公认为中国第一首流行歌曲。

中国内地流行音乐发展概况2

二、中国流行音乐奠基人-黎锦晖

黎锦晖(1891-1967)是中国流行音乐的奠基人。

黎锦晖生于湖南湘潭,自幼学习古琴和弹拨乐器。家乡民间音乐和当地流行的湘剧、花鼓戏、汉剧等戏剧音乐对他影响至深。1927年,他创办了“中华歌舞学校”,后又组建“中华歌舞团”。1929年组织“明月歌舞团”,并到全国各地巡回演出。1931年,“明月歌舞团”并***华影业公司。1949年后,他在上海美术**制片厂担任作曲,1967年逝世于上海。

黎锦晖青年时代醉心于新音乐运动,主张新音乐与新文***动携手共进。基于这种认识,他创作了大量儿童歌剧、歌舞及歌曲。这些作品,不仅在大陆风靡一时,而且波及香港及南洋各地。《麻雀与小孩》、《葡萄仙子》、《神仙妹妹》、《可怜的秋香》、《月明之夜》等歌曲流传极广。这个时期的作品大多以保护儿童创造才能、反对封建教育为主题,文字通俗易懂,音乐语言简练、生动、明快,继承和发展了沈心工及李叔同所倡导的学堂乐歌的传统。同时,他又是运用民间音乐素材的能手。在这些儿童歌曲里,民歌、小调、曲牌等均成为创作的素材。在歌曲创作民族化方面,黎锦晖无疑是一个先行者。

继儿童歌舞之后,黎锦晖转入了流行音乐的创作。《毛毛雨》、《妹妹我爱你》是他早期的流行音乐作品,标志着中国流行歌曲的诞生。

黎锦晖转入流行音乐创作并获得了成功有其相应的社会背景。当时的上海已具备资本主义商业化都市的特征,西方特别是美国流行音乐通过舞厅、**、广播等媒介流入中国。市民阶层的文化生活中已出现对流行音乐的需求。黎氏的流行音乐便是在此情况下应运而生的。

1928年,黎锦晖率“中华歌舞团”去香港、泰国、印尼、马来亚、新加坡等地巡回演出,《毛毛雨》等流行歌曲即已与他的儿童歌舞一起成为主要节目。1929年,由于经费困难滞留于新加坡无法回国,他遂接受一家书局的订货,短期内编写了一百首流行歌曲寄回上海,由上海文明书局出版了16本歌集。《桃花江》、《特别快车》等歌曲即成于此时,大获成功。

“明月歌舞团”是中国流行乐发展中一个重要团体。中国第一代歌星如周璇、白虹、严华,流行音乐作家如黎锦光、姚敏都在这个团里。聂耳也是从这里走上音乐创作之路的。

1931-1936年间,黎锦晖还为《人间仙子》等十几部**配乐,其中的大部分插曲是流行歌曲。同时,他也搞舞厅音乐,把民间旋律爵士化。当时的“百代”、“胜利”等唱片公司大量录制出版他的流行歌曲。

黎锦晖的流行音乐创作奠定了中国流行音乐的基本风格,即民间旋律与西洋舞曲节奏相结合。在当时,主要有探戈、狐步等。配器也模仿美国爵士乐的风格。上举《毛毛雨》、《桃花红》、《特别快车》等作品格调不高,有的相当庸俗,迎合了小市民的低级趣味,当时即受到广泛批评。聂耳就曾撰文斥责这些作品。可以说,中国流行音乐起步之初并没有走一条健康之路。除内容平庸外,音乐上的粗制滥造,演唱上的卖弄风情、嗲声嗲气都为其后的发展带来了不好的影响。但他在处理流行音乐中外来形式与民族传统关系上的成功经验是值得后人借鉴的。

三、救亡群众歌曲创作及进步音乐工作者的流行歌曲创作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军国主义侵华事实造成民族危机感的空前高涨。伴随着抗日救亡运动,出现了群众性的救亡歌咏活动。广大进步音乐工作者创作了大批救亡歌曲。从而奠了我国歌曲创作的另一走向。

聂耳是救亡歌曲作家中的佼佼者。在短短两年左右的时间里,他所写的30余首歌曲绝大部分是广为流传的成功之作。《毕业歌》、《新女性》、《开路先锋》、《义勇军进行曲》是他在进行曲方面具有开拓性贡献的作品。《飞花歌》、《塞外村女》等则是民歌风抒情歌曲中很有特点的作品。

在救亡歌咏活动中,还可以举出像《大刀进行曲》(麦新词曲)、《到敌人后方去》(冼星海曲)、《游击队歌》(贺绿汀词曲)等进行曲风格的歌曲。这一时期奠定的进行曲风格的群众歌曲(日后称为队列歌曲)已表现出成熟的中国民族特点,如较少***用***分解化的旋律,而是以五声音阶为主;旋律多级进,富于抒情性等等。

与此同时,进步音乐工作者也介入了以**为主要媒介的流行音乐创作活动。如聂耳的《告别南洋》、《梅娘曲》、《铁蹄下的歌女》,任光和安娥的《渔光曲》、《王老五》,贺绿汀的《四季歌》、《天涯歌女》(田汉光词)、《春天里》(关露、贺绿汀词)、《秋水***》及刘雪庵的《何日君再来》(贝林词)等都是为进步**所作的插曲。

总之,到抗日战争爆发前,中国的歌曲创作除少数艺术歌曲外,大致可分为两支。一支是以黎锦晖为代表的流行音乐,另一支是以聂耳、冼星海等人为代表的群众性歌曲。流行音乐以西方流行音乐形式为蓝本,写作上则有民歌化与西产大小调式化的两种趋向,群众性歌曲以西方进行曲及民歌为蓝本,写作上则有民歌化和进行曲化的两种趋向。至此完成的类型分化奠定了日后群众性歌曲创作的基本态势。

靡靡之音什么意思?靡靡之音怎么读?

橄榄球,据说当时在台湾,审查人员认为这首歌的歌词“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中,这个“远方”指的就是大陆,会勾引听者思念大陆故乡之嫌,台湾当政者不允许有这种言论,而且歌中又反复提及“流浪”一词,有怂恿年轻人离家出走去流浪之嫌,所以没能通过。而官方最终给出的解释是:主题意识不明。

靡靡之音什么意思

靡靡之音什么意思?靡靡之音怎么读?

参考答案

拼音:mǐ mǐ zhī yīn,简 拼:mmzy

成语解释:靡靡:柔弱,萎靡不振。使人萎靡不振的音乐。指颓废的、低级趣味的乐曲。

成语出处:《韩非子·十过》:“此师延之所作,与纣为靡靡之乐也。”《史记·殷本纪》:“北里之舞,靡靡之乐。”

成语例句:从此以后,以管弦的情绪代替了鼓的情绪,结果都是“靡靡之音”。

注音:ㄇㄧˇ ㄇㄧˇ ㄓㄧ ㄧㄣ

靡靡之音的近义词:亡国之音 .指国家将亡时的充满悲愁哀思的乐音。《礼记·乐记》:“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史记·乐书》引此文

靡靡之音的反义词:钧天广乐 《史记·赵世家》:“ 赵简子 疾,五日不知人……居二日半, 简子 寤。语大夫曰:‘我之帝所甚乐,与百

成语语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英语翻译:reckless tune

俄语翻译:бульварные песни

日语翻译:貒廃的(たいはいてき)なメロディー

其他翻译:<德>kitschiger schlager <schnulze><法>musique languissante <amollisante>

读音注意:靡,不能读作“mí”。

写法注意:靡,不能写作“摩”。

问题一:靡靡之音是什么意思,哪些歌是,能举个例子吗? 是指可以使人们意志消退,精神颓废,只求安逸享乐的音乐。这个多是原来大陆形容邓丽君的歌声的,宣传战而已,盯人很喜欢邓**的歌!

问题二:靡靡之音什么意思 靡靡之音释义:

靡靡:柔弱,萎靡不振。使人萎靡不振的音乐。指颓废的、低级趣味的乐曲。

[拼音] [mǐ mǐ zhī yīn]

[出处] 《韩非子?十过》:“乃召师涓;令坐师旷之旁;援琴鼓之。……师旷曰:‘此师延之所作;与纣为靡靡之乐也。’”

问题三:为什么说邓丽君是“靡靡之音”呢? tw音乐早期确实是邓丽君为代表的“靡靡之音”,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席卷大路,楼上那本小册子就是在那个背景下诞生的,但当时的李谷一,程琳等人都深受“靡靡之音”的影响,还有朱明瑛在1984年春晚上演唱的《回娘家》其实原唱就是邓丽君,所以当时禁过一段后有解禁了!

到了80年代中期tw音乐以罗大佑,苏芮,齐秦为代表的民歌音乐渐渐取代了“靡靡之音”成为了tw音乐的主流,诞生了很多经典,1985年的mv《明天会更好》基本上汇集了当时民歌音乐的主要成员,在80年代中后期渐渐风靡了大路,当然这也和邓丽君1984年以后赴日@本发展有关,《潮,来自台湾的歌声》应该就是民歌音乐的代表,张雨生也应该受当时民歌音乐影响较大。

其实邓丽君的歌曲有“靡靡之音”但只是一部分,邓丽君的音乐实际上包括三个方面:

1.就是旧上海20-30年代的歌曲,比如《何日君再来》《夜来香》《美酒加咖啡》。确实属于“靡靡之音”的范畴

2.就是当时70-80年代港台的流行音乐,比如《月亮代表我的心》《小城故事》《千言万语》等,我认为不应将其划入“靡靡之音”的范畴

3.就是日语音乐《我只在乎你》《空港》《别离的预感》等,邓丽君三次登上日@本红白歌会的舞台,夺得日@本唱片大赏金赏,在日@本很红,只靠那些“靡靡之音”是不可能的,而她的大部分日文歌在当时国内不太容易听到的,可是邓丽君事业的真正巅峰就是80年代中期!而咱们听的那些“靡靡之音”邓丽君在70年代中后期就都唱过了!

问题四:“靡靡之音”这个成语什么意思 词目

靡靡之音

发音mǐ mǐ zhī yīn

释义靡靡:柔弱,萎靡不振。使人萎靡不振的音乐。指颓废的、低级趣味的乐曲。

出处《韩非子?十过》:“此师延之所作,与纣为靡靡之乐也。”《史记?殷本纪》:“北里之舞,靡靡之乐。”

示例从此以后,以管弦的情绪代替了鼓的情绪,结果都是“靡靡之音”。(闻一多《时代的歌手》)

近义词亡国之音

反义词钧天广乐

问题五:为什么说年轻人都是靡靡之音 没大出息是指现在年轻人的音乐,

**电视剧主题多为男欢女爱,

不以天下为己任。只重视现在,不在乎未来

这个大出息与其说是政治抱负不如说是关注世界的深度和宽度。

问题六:靡靡之音什么意思 是指可以使人们意志消退,精神颓废,只求安逸享乐的音乐。这个多是原来大陆形容邓丽君的歌声的,宣传战而已,本人很喜欢邓**的歌!

问题七:靡靡之音指的是哪些歌曲 解释:靡靡:柔弱,萎靡不振。使人萎靡不振的音乐。指颓废的、低级趣味的乐曲。

出自:《韩非子?十过》:“此师延之所作,与纣为靡靡之乐也。”《史记?殷本纪》:“北里之舞丁靡靡之乐。”

示例:从此以后,以管弦的情绪代替了鼓的情绪,结果都是“~”。 ◎闻一多《时代的歌手》

近义词:亡国之音

反义词:钧天广乐

语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是指可以使人们意志消退,精神颓废,只求安逸享乐的音乐。这个多是原来大陆形容邓丽君的歌声的,宣传战而已。